品牌的本质:它并非单一符号或宣传口号,而是企业所创造的价值、所传递的主张,与客户感知的体验、所需求的诉求这四者形成的价值共识;品牌营销作为融合市场营销学、传播学、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复杂领域,其核心逻辑恰好对应两大流派 —— 社会传播学支撑记忆术,市场营销学支撑引导术。
一提到品牌,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品牌战略,其实不然,品牌战略和品牌经营,同等重要。
在商业实战中,品牌经营有两大流派,一是记忆术,二是引导术。各有特色,今天,我们就来拆解一下:
我们说,品牌的本质,就是企业所做的、企业所说的、客户所看的、客户所想的,这四者之间形成的共识。
品牌营销,是超级复杂的综合性学科,包括:市场营销学、传播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、人类学、经济学、语言学(含符号)、设计学(含视觉)、管理学、数据科学(含统计分析)等。
我们在上术学科中,选出最重要的2个代表:一是社会传播学,二是市场营销学。
这2个恰好分别对应品牌经营中的:记忆术和引导术。
1. 广告的好处,就在记忆术
为什么很多品牌都要做广告?
广告,就是在强化两个辨识度:一是商业概念辨识度,二是产品视觉辨识度。
这有什么好处?就是把产品价值和客户价值,都能高度提炼出来,从品牌辨识度入手,进而给出品牌级购买理由,在提升单次交易转化的同时,又建立了大众传播优势和长期记忆优势;
既能扩大渠道外的潜在客户基数,又能强化渠道内的实际客户的唤醒效率,在下次购物时,能主动优先想到这个品牌。
这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知名度、美誉度、忠诚度来衡量品牌价值了?它是大众传播大时代,非常有效的营销漏斗;
也是当下强势品牌和领导品牌,绕不过去的必须要对抗的群体记忆遗忘曲线。
2. 记忆术,有什么价值?
记忆术的强项,在于对接企业所说的与客户所看的,这两大类显性价值。
好的记忆术,提供了三大品牌价值:
品牌辨识度;
品牌级购买理由;
品牌溢价证明。
在知名度、美誉度、忠诚度之外,越来越多的品牌,更重视品牌联想了。什么是品牌联想?我们说有品牌三问:
当客户联想到这个品牌,能够联想到哪几个关键词?
当客户联想到哪几个关键词,能够联想到这个品牌?
这几个关键词能不能促进客户决策?
看到品牌联想,我们是不是感觉脖子一凉。是不是有种感觉?好像单一广告语大时代,已经没落了?
恭喜你,答对了。为什么?你懂的。
当我们以消费者视角,去审视我们家里已经购买的产品时?你能想到这些品牌的广告语么?有哪些产品,在下购买决策时,是受到品牌广告语的刺激促成的?
这么一想,是不是就想通了?单一广告语打天下的时代,确实不行了。
现在是内容营销的时代,包括广告、口碑、公关在内的全渠道传播、双向互动,甚至是价值共创的大时代来临了。
3. 传统品牌,擅长记忆术
以前,我们会说:
传统品牌,是以记忆为核心,是饱和式宣传+权威式背书。
互联网品牌,是以引导为核心,是落地页转化+流量运营。
所以,以记忆术为核心,传统品牌的营销,就特别强调信任状。
品牌就是信任,基于心理学的信任有几种呢?
权威性信任,比如医生;
从众性信任,比如销量冠军;
常识性信任,比如广东人爱喝汤;
认同性信任,比如校友;
熟悉性信任,比如这个人经常上综艺;
无害性信任,比如没有添加剂;
易得性信任,比如农夫山泉名字好记。
1. 门店的经营,就是引导术
既然记忆术,就是营销的漏斗,那肯定每个品牌都需要啊。为什么还有引导术这个流派呢?
那我们来看一个门店经营模型。
在门店经营这个层级上,我们这个要说:2个辨识度和2个留存率。
2个辨识度:商业概念辨识度,产品视觉辨识度;
2个留存率:100个客户进店后下次有多少人还来的留存率;导购向每个客户说了100句话,在客户心智中多少话下次还能唤醒的留存率?
这时,我们发现:记忆术,擅长商业概念辨识度和100句话唤醒留存率;而在门店,客户对产品视觉辨识度和100个进店客户留存率,靠广告就弱了,必做要靠客户经营。
我们说,一个门店,最大的商业价值,不是简单地把商场的流量变现,而是把既有客户的消费潜力,转化为购买金额。
如果这个门店销售占比,流量型客户过高,那这个门店就是渠道品牌;反过来说,复购型客户占比高,才是真正的离开这个商场流量也能存活的产品品牌。
每个门店都会有一个客户年消费金额形成的客户结构。只要这个结构不坍塌,这个门店来年的业绩就有保障;反过来说,这个结构在层层下滑,这个门店来年一定是业绩下滑。
门店业绩是果,客户结构是因。
我们要看因果,不要只看结果。
2. 引导术,有什么价值?
在门店这个最小战场上,记忆术,虽然解决了品牌定位、卖点提炼、买点渲染等重大问题,但是,它解决不了渠道老化、流量下滑、客户现场体验、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等市场营销学的要点。
记忆术解决不了这个门店有多少畅销、平销、滞销的商品企划、货盘组合、商品搭配、订单快返、橱窗陈列等一系列涉及消费者感知和体验的综合经营问题。
那么引导术,好在哪?
引导术,解决的是人场货匹配问题。特别是以客户为中心,以客户结构为抓手,反向调节商品企划、商品结构和波段营销,以达到商品效率、渠道效率、客单效率三个同步优化,最终打造出健康的甚至是最佳的门店盈利模型。
3. 互联网品牌,擅长引导术
互联网品牌,创造了很多专业术语,线下零售业也开始大量使用了。
比如:
时长。现在线下门店,也特别强调,怎么通过陈列提升,让客户进店后,能多逛一点时间?
获客成本。像瑞幸咖啡补贴一个客户免费喝咖啡,就是典型的获客成本。
净推荐值。在门店流量下滑的情况下,越来越重视,客户的转介绍和转推荐。瑞幸咖啡是不是也有请朋友免费喝?
离店消费。一些特别优秀的服装品牌,单一门店离店消费已经超过50%了。
RFM模型。这个是互联网品牌最基本的客户运营模型,现在很多线下品牌,也在会员管理上用起来了。
上面这些都是术的层面,那引导术有没有道的层面?有的。
核心是三个上架和三个中心。
不止是门店经营,整个品牌营销和销售体系要做好:产品上架、内容上架、心智上架。
同时,传统门店是销售中心,这个定位太单薄了。现代门店,还是体验中心、服务中心、社群中心。
品牌要开大店,不是面积大,而是功能更大,辐射强度更大。
今天我们简单地拆解了品牌经营的两大流派:一是记忆术,二是引导术。
记忆术,就是以社会传播学为主,擅长建构一个面向渠道外的营销漏斗。
引导术,就是以市场营销学为主,擅长建构一个面向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经营闭环。
总体说来,二者还不能互相取代。在渠道老化、流量下滑的大环境下,有限的品牌资源,可能要向引导术倾斜。
对于小企业,不是要做大规模效应,而是要把生意逻辑做透。
对于大品牌,不是要彰显品牌价值,而是要把核心能力做强。